吴运铎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兵工事业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撰写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鼓舞了一代代青年人。吴运铎本人正是用一生的行动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在《把一切献给党》“觉悟”这一章中,吴运铎讲述了在黄石的抗日爱国经历。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吴运铎从萍乡煤矿再次回到富源煤矿。矿上的小学,举办了抗战讲座,讲师正是小学校长甘仲儒。一到晚上,工人成群结队去听讲,吴运铎的家也成了爱国工人们的集会场所。不久,吴运铎租了两间房子,贴上标语,搬来桌椅,组织了工人时事座谈会,又在矿区的要道口竖起木板,每天下班把报社的消息抄写在大张的纸张上,贴出去。从武汉来的救亡青年,一到大冶就来找他们,教他们唱歌,给他们解答问题。就像一阵春风吹来,长期冻结的冰河奔腾起来了,工人们唱出了内心的声音。
吴运铎组织时事座谈会的消息一传出,山后利华煤矿的工人也动起来了,还特地派人来要求他们帮助。吴运铎时常乘上煤车,沿着空中索道越过丛山,到工棚去开会研究工作,在这火热的日子里,吴运铎感到工人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工人们的力量更加强大。就是在这里,吴运铎通过干校长的引荐见到了在《新华日报》工作的张明。在与张明的交谈过程中,吴运铎发现与他有着高度一致的革命情怀。于是二人联合在矿上成立了《新华日报》推销站,共同维护推销站的正常运营。
有一次在报上看到朱总司令号召全国人民募捐为八路军战士制备防毒面具,吴运铎看到后就象接到了动员令一样,半夜里跑到小学校去借来一架油印机,自己刻蜡板、印收条。天一亮,就去找工人们募捐,凑了四十多块钱,当天去邮局寄给了《新华日报》。吴运铎觉得,寄去的不只是钱,还有工人们坚决抗日的真心,这是在用工人们的心保卫我们的战士。为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工人时事座谈会,吴运铎组织工人们与反动派作斗争,举行了工人罢工,遭到了反动派的血腥镇压,牺牲了二十多名工人。惨案发生后激起了广大爱国人士的愤慨,在工人们的压力下,反动派最终屈服了,不少矿工参加了鄂东抗日游击队。战斗成功后,吴运铎离开矿山,坐轮船前往汉口投奔新四军,开始新的斗争。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虽然战争岁月已经远去,然而任时间流逝,时代变迁,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不会暗淡,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光芒闪耀,激励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英勇无畏,大公无私,拼搏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