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优化我市房地产和建筑市场营商环境,市住建局紧跟市委、市政府决策,近日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住建领域综合行政执法管理的工作方案》,通过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理念和方式,为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持续法制化市场环境。
一、推行“123”执法监管模式
《方案》明确推行“123”执法监管方式。即“一统筹”是按照行业归口,授权建筑业、房地产及勘察设计管理部门,统筹行使行业集中行政执法职责;“两制度”是实施联合执法检查制度和处罚案件会商制度;“三机制”是建立综合执法工作机制、信访投诉机制、联合执法协调机制。通过规范综合执法检查管理,不仅解决“多头处罚、扰企扰民”问题,还促进我市房地产和建筑市场稳定发展。
二、坚持治理行业乱象问题导向
《方案》体现“管行业、管执法、管处罚”的原则,通过合理划分行业管理部门集中统筹执法与业务监督部门分散办案的处罚职责,全面聚焦企业市场准入、审批许可、工程质量安全、房屋质量安全、房地产市场和物业管理等方面影响民营经济稳健发展和侵害企业及老百姓财产权益等乱象问题治理。通过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检查公开透明。在开展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提高住建行业整体执法检查工作效能。
三、坚持依法监管服务企业理念
《方案》规定业务监督部门在开展日常执法中,既要坚持公正文明执法,还要主动承担“谁执法、谁普法”宣传义务。通过开展“有温度的执法”活动,为企业提供合规性法律法规的指导建议,做到依法监管与包容审慎监管相结合。在一定法律法规允许条件下,对企业轻微违法行为履行告知、整改给予其容错改正机会,避免“一刀切”执法,为建筑业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提供更加宽容的制度环境,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下步,市住建局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在完善“放管服”制度建设工作成效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基础上,将借助“三大力量”,进一步提升信用体系建设水平,为建筑市场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借助信用监管之力,继续推动“互联网+制度+信用监管”改革。通过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管理技术,推动建筑工地信息化、视频化、网格化“三化”监管;将行业信用好、有实力企业推荐公共资源交易部门,为本地民营企业承揽工程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二是借助专项整治之力,重拳出击治理住建市场乱象。继续开展建设领域执业人员“挂证”、房地产和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和检测市场等行为综合执法检查;借助社会舆论和新闻传媒,加强对企业事中事后监督,营造工程建设领域第三方监督氛围。三是借助规范执法之力,推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按照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要求,建立以“法治、服务、创新”工作理念,在做好服务企业激发市场活力简政放权“减法”、加强行业监管的“加法”、优化服务的“乘法”和规范审批的“除法”,持续优化我市房地产和建筑市场营商环境。(市场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