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城市更新 > 老旧小区改造

小场地溢欢乐 大舞台秀风采

作者:郭云婷 来源:住房保障科    时间:2021-12-27

分享:

从仅有900平方米的高架桥下小场地,到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的夕阳红广场,用闲置资源、城市边角地、夹心地等空间,推动社区活动场地建设,不断满足群众休闲健身需求、提高城市宜居程度。

伴随着清脆悠扬的高胡曲调,身着白衣彩裙的花旦用脆嫩甜美的声调唱着戏词,引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在大冶市,夕阳红广场的百姓大舞台经常迎来专业的戏剧演员,有时,附近居民也会登台展现才艺,丰富的文化活动给居民的生活增彩不少。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夕阳红广场的升级改造。

夕阳红广场的前身是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绿茵长廊,由于年久失修,长廊内部设施破损严重,可供休闲、健身的活动场地严重不足,部分小摊小贩常年占用公共休闲区域经营生意,油烟、噪音污染严重,秩序混乱。

为了给附近居民打造一个有质感、有品位的休闲空间,大冶市决定对夕阳红广场进行升级改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采取设置“征求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等形式让群众“点单”,充分吸纳群众的意愿和创意。同时,广泛征求多部门意见,确保将广场改造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据统计,该工程征求到不同群体意见共4大类、120余条。

夕阳红广场改造面积达1万平方米,新增广场硬化面积4500平方米、百姓大舞台70平方米,成品座椅66条、园林石桌椅16套,在原有场地基础上再新增座位约1300个,配备百姓舞台射灯和景观灯,新增文化对联8幅、木质牌匾6块。

同时,改造过程附着大量“小心思”和“小细节”:整个广场未设一处台阶,实现了真正的无障碍通行;地砖未用普通花岗岩火烧板,而是结合海绵城市建设采用了红色透水砖,一方面与夕阳红的红色主体契合,另一方面其透水性也解决了广场雨天的使用问题;此外,树池座位增设靠背、健身设施划区域集中设置、木条椅和石材条椅搭配设置、公共厕所增加蹲位等等改造工作,均充分结合了群众的具体需求。

“歌咏千秋春风筑梦全方位,情系百姓嘉木成荫零距离。”大冶市诗联学会、大冶市书法家协会名家书写的对联,悬挂在夕阳红广场上的“逸趣亭”“百姓大舞台”等地,进一步提升了夕阳红广场的质感与文化品位。

据了解,夕阳红广场自今年6月底开放以来,每天都会迎来大量的市民,距离较远的其他片区居民有时也会乘坐公交车前来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