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城市更新 > 老旧小区改造

颜值大提升,老旧小区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作者:郭云婷 来源:住房保障科    时间:2021-02-24

分享:

 

“看看咱小区这变化,道路变宽了,路面整洁了,环境变美了,出门买菜也方便多了。”家住土地农林小区的徐琳自豪地说。顺着徐师傅的视线看去,两颗大桂花树静静地矗立在小区院内,黑黝黝的柏油路平坦干净,路面上几辆小轿车整齐有序地停放着,花坛中的绿色植物释放出清新的香气,凤尾竹的叶子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不远处新建的游乐园内,两三个孩子坐在秋千上摇摆……

“以前这里路窄、环境差,地面坑坑洼洼,几处违建和一堵围墙把小区院子塞得满满的,让人透不过气。”徐琳回忆几个月前的小区,对这里的变化他感到十分惊喜。

新星社区土地农林小区建设于1994年,小区内有居民楼6栋,128户住户,历经二十多年风雨,小区基础设施薄弱、墙体破损、屋顶漏水、道路不平、停车位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2020年初,土地农林小区纳入我市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并于3月份正式启动。改造过程中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努力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多方力量,将小区打造成环境优美,居住舒适,整洁有序的美丽家园。

改什么,怎么改?居民说的算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以社区为主战场,以居民为主体开展的一项工作。“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要坚持居民自愿、尊重居民意愿,激发居民参与积极性。改得好不好?要由居民来评价。改后怎么管?仍要引导居民协商确定。”新星社区党委书记江凤梅说。

改造前期,社区多次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并在居民群中广泛宣传改造政策,通过电话询问、问卷调查以及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征集到小区居民改造建议,后经居民代表会议商讨,确定了改造项目的主要内容。

项目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地面后房屋”的原则,通过对基础设施改造,将小区环境提档升级,彻底革除原来老旧的整体形象,不大动干戈,通过零星的改造、修缮,完善小区内部基础设施,给居民生活带来便利。

建在家门口的党支部

7月30日,土地农林小区改造项目临时党支部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小区改造工作协商事务的主平台,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凝聚力,努力做好投诉、需求、参与、沟通、宣传、传达等工作。

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多元资金筹措机制,在8月份发起的筹资行动中,短短一天便获得14名党员群众及2家单位的支持,筹得资金11200元。

小区内原有多处违章建筑,严重影响小区环境,给工程带来不便,因为拆违涉及到居民切身利益,因此受到诸多阻拦。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凝聚力,对违建拆除户逐户做思想工作,宣传老旧小区改造政策,“以劝拆开路,以助拆为主,以强拆为辅”多管齐下的方式,协助城管部门有序地推进了拆违工作,共拆除附属房7间、车库8间、其它乱搭乱建3处,累计拆除各类建筑约400平方米,为改造项目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老旧小区换新颜,市民休闲好去处

76岁的张婆婆平日里最喜欢散步,但由于小区道路狭窄,再加上车辆乱停乱放,没有活动的空间,她一般走到附近的广场去散步。“以前下雨时,地上全是水坑,下大雨我们一般不敢出门,院内停满了车子,到处堆积着杂物……”张婆婆说,小区里老人很多,大家喜欢在一起聊天、散步,但是小区连把座椅也没有,还有一些喜欢锻炼身体的老人,小区里根本没有他们锻炼的空间。

“现在好了,这里比以前宽敞了两倍,新刷的柏油路平整舒适,不再积雨,以前缠缠绕绕的电线全部埋到了地下,我们几个婆婆经常在这里散步,那边的游乐场,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玩耍。”张婆婆高兴地说。

经过综合改造后,小区不仅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还增添了一座休闲亭、一处散步通道和一个小型游乐园,在游乐园内,投放了儿童娱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