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党史学习 > 党建风采

弘扬模范精神 倡导时代新风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2-12-12 10:36

黄石市第八届道德模范

助人为乐模范

  吕东,男,1965年生,下陆区退役军人志愿者先锋队队长。1982年入伍,1984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他英勇顽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近些年长期活跃在黄石文明创建、抗洪抢险的主战场上。2022年,担任下陆区文明宣导队队长,将“有事找东哥”这句口号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推荐单位:下陆区委文明委)

  肖祖红,女,1971年生,黄石市爱心满园义工协会理事长。2008年自创爱心满园义工协会,以“将爱的种子播进每个人的心里,让大家相信爱、学会爱、感恩爱、传递爱”为宗旨,长期组织义工开展关爱弱势群体公益活动,传播社会正能量。该协会荣获“第三届湖北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创新品牌”。

  (推荐单位:黄石港区委文明委)

  袁春林,男,1951年生,西塞山区马家嘴社区居民。半生时光坚持做一件事——义务为孤寡残疾老人理发。1977年,袁春林从部队转业回家乡后,怀着一颗热忱之心,迈上志愿服务之路,从事免费理发45年,服务群众达10万人次。从春到冬,他用小小剪刀剪去数百位困境老人的白发,温暖着老人们的心。从年轻小伙到两鬓斑白,他清贫自守却始终无怨无悔。

  (推荐单位:西塞山区委文明委)

  刘道春,男,1972年生,黄石雄鹰应急救援队队长。自2015年建队从事公益救援以来,他坚持24小时待命,有人走失,有人溺水,某地突发灾害……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哪里需要救援,刘道春就会带着“雄鹰”队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与时间赛跑、与死神竞赛。7年间,他们志愿服务时长超8万小时,参与各类应急救援400余次。

  (推荐单位:黄石市应急管理局)

  万艳华,女,1976年生,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科员。2008年始,她投身各类公益活动,关爱未成年人成长,自筹资金扶助9名贫困儿童成长。2017年,发起成立文化志愿者团队——初心同行。团队连续5年策划开展“中秋汉服诗词晚会”;推出“成长故事”、“朗读少年”、“阅读之星”等儿童阅读品牌项目;亲子阵地“博学堂”被列为全市课外活动基地。5年来,带领136名文化志愿者,通过“阵地+学校+社区”开展各类公益活动400余场,帮助5万亲子家庭培养阅读习惯。

  (推荐单位:黄石市交通运输局)

  诚实守信模范

  黄冬枝,女,1977年生,黄石市昊隆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从“打工妹”到拥有千万资产的“女老板”,她始终坚持以诚待人、以信立业,公司连续10年获评省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捐款捐物累计300余万元。她牵头成立上窑商贸区商会并当选会长后,充分发挥商会行业自律、协调、服务职能,商贸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商会获评全国“四好”商会。

  (推荐单位:西塞山区委文明委)

  舒在则,男,1953年生,阳新县坜上村村民,1969年应征入伍,曾参加过援老抗美防空作战。2005年,在离家约一公里的地方偶然发现一处烈士陵园,那里安葬着中共鄂东南特委书记吴致民和多位红军将士的忠骨。自此,义务打扫17载,自费修葺烈士纪念碑,缅怀跨越时空的革命战友。

  (推荐单位:阳新县委文明委)

  孝老爱亲模范

  汪贤商,男,1944年生,下陆区陆家铺社区居民。十二年如一日地照料半身瘫痪的妻子,为了让妻子重新站起来,他用绷带和皮带将她和自己捆绑在一起,坚持带着妻子锻炼,让她的身体得以恢复。“捆绑夫妻”携手同行是习惯更是爱,这份深情的守护不仅仅是老人的不放弃,更是担当。子女们学习着他们的不离不弃、互尊互爱,一家人温暖相伴,人世间的爱情和幸福也不过如此。

  (推荐单位:下陆区委文明委)

  肖合意,女,1969年生,阳新县龙港镇汪家垅村村民。1992年,结婚不到3年的丈夫因车祸离世,婆婆悲痛欲绝,精神失常,身体每况愈下,可是祸不单行,婆婆于2005年又中风瘫痪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面对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照顾婆婆和抚养幼子的重担。她用纯洁的爱心照料一个79岁高龄的老人,十七年如一日,她的贤孝事迹被乡邻传为美谈,她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推荐单位:阳新县委文明委)

  见义勇为模范

  董恩营,男,1967年生,阳新县税务局三级主办。2020年11月1日下午3时许,驾车途经莲花湖时发现有一疑似人形漂浮物,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当发现漂浮之人似乎还有生命迹象后奋勇跳入冰冷的湖水中施救。上岸后顾不上受伤的右手,和民警帮其排出体内污水,待救护车赶来并确认落水女孩没有生命危险后才放心离开,他跳水救人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 (推荐单位:黄石市税务局、阳新县委文明委)

  敬业奉献模范

  尹传波,男,1985年生,阳新县王英镇谷贞村卫生室医生,2006年参加工作,他一直坚守在山区基层卫生室。16年来,一根破旧的拐杖,一个简单的药箱,是最他忠实的伙伴。一个偏僻的乡村,一段崎岖的山路,留下他最坚定的脚步,即便身体孱弱,他也要用无悔初心和责任担当守护山村百姓的健康,其先进事迹被学习强国、央广网和《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推荐单位:阳新县委文明委)

  李相育,男,1943年生,开发区·铁山区汪仁镇磊山村村民,先后在磊山村任党支部副书记、党支部书记,1998年退休。24年来,他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改变着孤岛贫瘠的面貌。从开春到封冻,日复一日的植树造林,使荒岛变成了“绿岛”,从“绿岛”又变成鸟的天堂。曾获得湖北省“最美野生动物守护人”、黄石市爱鸟护鸟好市民、黄石市“护林标兵”。

  (推荐单位:开发区·铁山区委文明委)

  陆合香,女,1971年生,下陆区铜都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参加社区工作20多年来,始终把居民的事放在心上,把化解民忧作为社区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她积极创新社区工作方式,在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创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疫情防控等工作中,身先士卒,积极作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是居民口中不怕死的“铁娘子”、值得信任的“好管家”。

  (推荐单位:下陆区委文明委)

  刘合伍,男,1961年生,大冶市龙凤山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通过承包荒山、流转租用土地等开展了1.4万亩的荒山绿化工程,带动农户种植面积5万多亩,安排固定就业380人、季节工1万多人次,每年收购周边农户农产品1200余吨,价值1000多万元,带动5000多农户走上共同致富之路。

  (推荐单位:大冶市委文明委)

  荆玉梅,女,1981年生,湖北师范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心理中心主任。主动深入社区、乡村、企业开展心理科普200余场,连续多年开展“夜伴轻音”留守儿童心理关爱、孤残儿童心理帮扶等项目,志愿接听市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参与中小学各类突发事件心理危机援助30余场。13年的坚守,3000余个夜晚的守护,2000余名学生的悲喜,500余场的讲座,30余间办公室的筹建,1000余篇微信推文,1个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的立项,见证了她的敬业奉献精神。

  (推荐单位:湖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