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城市更新 > 工作动态

为民筑城丨华新水泥旧址崛起城市更新试点新地标

作者: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时间:2024-11-19

分享:

编者按:作为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黄石如何在发展和民生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黄石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围绕打造工业遗产博物馆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山水宜居标杆城市、人民满意幸福城市,共同缔造美丽黄石。

即日起,荆楚网推出“为民筑城”系列报道,通过一个小故事、小变化或小视角,看城市更新如何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高低错落的旧厂房变身研学空间、废弃的旧设备焕发新生成为独特装饰品、曾经工人生产生活的厂区变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园区……冬日暖阳下,穿行在华新1907文化公园里,历史悠久的工业建筑被经过一番精心改造后洋溢着现代化的气息。

“原来工业遗址也别有一番美感。”第一次来到示范基地的湖北美术学院创新学院大二学生裴兆坤惊叹道,徜徉在黄石工业遗址改造的文化公园,能触摸到一座城市沉甸甸的历史。

荒废厂房变身集学空间

此前,湖北美术学院创新学院的60名大二学生,来到位于黄石的湖北美术学院协同创新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进行艺术采风生活。这也是该示范基地迎来的首批高校学子。

据了解,该示范基地位于华新1907文化公园南侧,占地约74.15亩,主要包含五羊巷片区建筑改造和新建配套设施。

基地采用“整体置换一体规划、艺术赋能工业遗产、延续文脉活化利用”的理念,按照文物保护要求,结合园区现状,对整个华新旧址的建筑、景观、道路基础设施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基地整体划分为全时教学区、融合开放区和双创实践区。旨在为师生打造融“创新教学场景,创新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实践”为一体的实践教育基地。

“华新1907文化公园基于华新水泥厂旧址而建,它见证了中国水泥工业从萌芽、发展到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是中国现存生产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水泥工业遗存。”黄石文旅集团1907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张慧杰说。

2023年9月,黄石市政府与湖北美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今年8月,黄石市城发集团与湖北美术学院正式签订运营协议,将文化公园内部五羊巷片区活化利用为湖北美术学院协同创新示范基地,创建全国首个高等美术院校和工业历史旧址相互赋能的特色场景化教学空间。

配套的宿舍窗明几净,塑胶操场宽敞整洁。据介绍,目前示范基地一期已全部完工,可充分满足湖北美术学院创新学院学生艺术采风等相关教学实践需求。示范基地二期预计2025年9月竣工,届时可容纳1200名学生。

文物保护再利用迈入新赛道

这也是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对文物保护再利用的又一次大胆探索。据悉,示范基地投用后,湖北美术学院更多学生将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黄石城乡规划建设中,把美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注入新活力。

此举和黄石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思路不谋而合。日前,记者自黄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华新水泥厂旧址历史文化街区已被列入《黄石市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1-2035年)》。

规划指出,将秉持延续街区风貌,保持街区活力;遵循通达利用,以工业遗产展示与文化创新复兴城市文脉,以工业遗产展示与文化教育为核心,打造黄石中央文化会客厅。

张慧杰介绍,近年来,在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活化利用的同时,华新1907文化公园还拟引进万达影院、婚纱摄影拍摄基地、茶艺酒吧和星级酒店配套的大堂及书吧项目,将新青年半岛片区打造为潮流文化商业空间,衔接配套华新街消费商圈。

“后续还将新包装车间和水泥库片区活化利用为精品酒店,打造黄石酒店的地标式建筑。”张慧杰说,华新1907文化公园已然蜕变成为一座集文博、文创、文商多元复合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放眼未来,围绕黄石市城市更新项目整体实施目标要求,华新1907文化公园围绕工业记忆、文化传承,打造工业文化沉浸式体验区,打造工业旅游必达地,打造国家级文保活化利用示范区,城市更新试点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