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灵乡镇谈桥食品有限公司收到了谈桥豆豉、谈桥千张2份商标注册证。这意味着时隔6年,大冶市继保安狗血桃和保安水芹菜之后,再添2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目前,我国一些乡村产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直接制约着区域农业品牌的打造。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农业产业组织“块头小”,难成规模效应。一些地方农业生产和经营仍然以家庭单位为主,这种小规模经营方式,不利于提升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这就削弱了农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得当地农业不符合区域农业品牌建设的“市场条件”。另一方面,一些偏远地区的农业缺乏集群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资源、种植、养殖优势,形成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农业产业集群。这实际上既不利于农业品牌的打造,也会增加农业产业在闯市场中抗御不了“商海风浪”的风险。
关于乡村产业如何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各地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优势农业的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打造区域农业品牌是落实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
如何将区域农业品牌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打好品牌农业这张牌。首先,注重加大科技创新,打好特色牌。何谓特色,特色即人无我有,用当下流行语叫“定制”,哪怕是“土特产”农副产品,也要通过科技创新努力推进产品品质和服务创新,不断满足差异化、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需求。
其次,注重拓宽产业链条,打好“融合牌”。例如,一些地方不断强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不仅要让农副产品能“带走”,同时,还可以通过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扶持政策,推动产业融合互动、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农业产业培育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产业,让城乡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再就是要注重加强宣传推介,打好“形象牌”。一些农业产业,尤其是一些传统农业产业,不能仅仅将农副产品小看成“土特产”。这些产品尽管有些“土”,但大多“土”得有历史、有故事。因此,应注重深度挖掘品牌内涵。尤其应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发达的机遇,举办丰富多彩的农业展会、产销对接会、农产品推介会、主题农事节庆活动等,大力宣传推介特色农产品,宣传农副产品的高品质,讲出农业品牌中的好故事,将农业品牌打造成消费者记忆深刻、印象良好的地方名片。并通过农村电商平台建立信息服务和网络销售渠道,引导优势农产品开展网上销售,使品牌建设尽快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