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宜昌长阳大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资丘镇“用轮椅推母亲进城养老”的田家四兄弟上榜“宜昌楷模”,感动宜昌,但农村不敬老、不孝老、不养老的行为仍时有发生。为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长阳于今年2月中旬,下发了《关于促进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切实保障农村贫困老年人权益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在全县范围内搜集不孝老不敬老的负面典型。
多渠道举报“不孝”行为
记者在通告上看到,上面详细列举了“儿女有条件但拒不赡养老人,把赡养责任推卸给政府、社会;老人生病,儿女不看望、不照顾、不救治;儿女住新房,让老人住危房,拒绝为老人修缮房屋”等不孝老、不敬老、不养老的具体表现,并公布热线电话、微信留言等多种举报渠道。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蔡金波表示,在热线公布后,已有部分乡镇收到“不孝行为”的举报线索。经核实确有其事的,相关部门将通过“一对一”孝老爱亲帮扶教育、公开曝光等多种途径,敦促当事人履行赡养义务。
据介绍,长阳还成立了由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组成的工作专班,对赡养案件提供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对虐待、遗弃老年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建立不孝行为“黑名单”制度,对拒不赡养父母的,由法院纳入失信“黑名单”。
迟到多年的“团圆饭”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看到成效了!”长阳检察院副检察长黄平感叹道。3月25日,长阳检察院联合县公安局、渔峡口镇人民政府,组织沿坪村两百多村民同上法治课,宣传孝老爱亲新风尚,亮明打击不孝行为的决心,并设置不孝行为举报箱。为期一周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3月26日一大早,73岁的马某财就来到村委会找到工作专班,反映小儿子马某鹏不尊敬长辈,不孝顺父母,希望工作专班对他进行教育帮助。
“有爹妈在你永远是个孩子,能叫一声爹妈是最幸福的事情……”黄平带领调查组一行3人入户调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情感角度、法制角度,对马某鹏进行思想教育。在检察院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下,马某鹏一家人解开了多年的“心结”,一家人在大哥家中吃了一顿迟到多年的“团圆饭”。
治“不孝”助力农村精神脱贫
好消息频频传来——沿坪村二组候自月老人终于有望住上新房子了。3月28日,老人站在自家院子里笑得合不拢嘴。今年77岁的候自月老人,老伴去世20多年,儿子袁丹林从2014年起就在外打工,四年基本很少回家。家中老房子年久失修,尤其是下雨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候自月忧心忡忡……
为了配合“尊老孝亲”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村书记多次打电话,劝说袁丹林回家尽孝,其堂兄也积极沟通。教育活动启动当天,袁丹林一家从百里之外赶回老家,第二天即请来挖机开始平整土地,请人拖建房用木材。袁丹林再三表示:“房子不建好不出去打工。”
“把赡养义务推给政府,既不符合精准扶贫精神,也不符合法律政策要求,更不利于孝老敬老良好风尚的养成。”蔡金波说,该县将在全县推广这一举措,助力农村精神脱贫。(记者王晶晶 通讯员覃丹 付春娥)
老母离家独居20多年 儿不尽赡养义务被拘留
专治“不孝”!“尊老孝亲第一线”开播
法治教育进村入户
“各位乡亲下午好,下面为您带来的是‘尊老孝亲第一线’第一期的报道……”3月28日下午3时,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沿坪村通过村村响广播,对该村开展尊老孝亲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最新进展进行播报——3名存在不孝老行为的村民,两人及时悔改,一人被行政拘留。
据悉,为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2月中旬,长阳火烧坪乡、高家堰镇、资丘镇、磨市镇先后通过官方微信发布了“收集不孝老、不敬老、不养老等负面典型线索的通告”,公布“不孝行为”举报热线,收集不善待老人、不孝敬父母的反面典型线索,弘扬“孝老爱亲善邻”新风。“开展尊老孝亲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一批,扭转一批,但是对于经教育劝导仍不履行赡养义务的,也绝不会手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乔长松说。
覃某家住长阳渔峡口镇沿坪村,其母亲刘某20多年前因家庭不和搬出去,从此居无定所。目前独自居住在村里一间废弃的土坯房中,房屋摇摇欲坠,儿子覃某多年来没有尽过赡养义务。县检察院将前期摸排的负面典型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后,渔峡口镇派出所迅速开展调查,对覃某进行传唤,经过调查取证,依法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对于自己的行为,覃某深感后悔。
长阳教师田亚敏认为,百善孝为先,曝光不尽孝道行为,让“不孝子”受到处罚,很有必要。既要弘扬先进,也要鞭挞丑恶,在全社会形成孝亲敬老的良好风气。“渔峡口镇这一创新举措将在全县推广,进一步弘扬‘孝老爱亲善邻’新风,助力农村精神脱贫。”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蔡金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