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9首页 > 专题专栏 > 我们的节日

“我们的节日·清明”——慎终追远,珍惜幸福

作者:何新民   来源:机关党委      时间:2024-03-27 15:21

  清明节处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节由来

    传说春秋时期晋国有位国君叫做重耳(晋文公)他在继承王位前曾经流亡逃命,只有几个忠心的亲信跟在身边。他经常饥不果腹,差点饿死,又一次他饿晕了过去,他的一位臣子就从腿上割了一块肉烤熟之后喂给重耳救了他一命,这名臣子就是介子推。

    后来重耳当上国君,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想起当年割肉救自己的介子推,想要加官封赏。没想到介子推三番五次拒绝赏赐,还隐居到了大山之中。晋文公一定要报恩,为了逼介子推出来,他居然决定防火烧山,不想介子推反而被烧死在了一颗柳树下面。此后每天晋文公都去柳树下祭奠介子推,发现这颗柳树居然发出了新芽。为了祭奠这颗老柳树,晋文公给这棵树起名清明柳,并昭告天下,把介子推去世的这天定为寒食节,只能吃冷食,这便是清明节的由来。

贰 | 清明节习俗

  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并且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所以,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是我国最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并且这对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清明踏青为平日里循规蹈矩生活惯的人们提供了一个释放自己心情的机会,所以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插柳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柳树易栽易活,总是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在很早的时候就被人们寄予驱邪避鬼、保佑生灵的厚望。

    因此,每到清明,不论大江南北,家家户户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门楣上。后来又因“柳”和“留”谐音,人们插柳也有对春天、对青春、对生命的挽留之意思。


歌颂烈士致敬英雄

杨靖宇坚贞不屈的钢铁战士

   “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

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动乱,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董存瑞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他手举炸药包舍身为国的英雄壮举,成为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为我们树起一座永远的历史丰碑。


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南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在党的培养下参加了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用心、做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章。1947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线,与敌人同归于尽,为胜利开辟了道路。

黄继光最闪亮的坐标

    他的名字和光荣事迹铭刻在上甘岭背后的五圣山上,英雄的壮举和不朽的业绩,像巍然屹立的五圣山永世长存。

1931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在1951年,年仅20岁的黄继光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射口,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道路,黄继光同志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邱少云烈火中的英魂

    “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1926年出生于铜梁县少云镇,幼年失去双亲。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赴朝参战。

他看到敌人对朝鲜人民烧杀抢掠,目睹朝鲜儿童遭受和自己童年一样的苦难,激起了他对敌人的仇恨。在他执行潜伏任务时,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他身边,飞迸的火星烧着了他的棉衣、头发和皮肉。为了不暴露部队,他咬紧牙关,双手插进泥土中,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缅怀英烈祭忠魂,抚今追昔思奋进。祭奠在心不在形,别样清明一样情。让我们一起用这种文明、环保的祭奠方式,追忆先烈,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