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2019首页 > 住建动态 > 住建头条

黄石成功入选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省级示范城市

作者:舒琤琤 来源:园林绿化科    时间:2022-04-20

分享:

4月13日省住建厅发布了《关于省级海绵城市示范名单的公示》,黄石等5个城市成功入选省级海绵城市示范名单。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有效控制城市降雨径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早在2015年,我市就积极参加了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申报工作,并获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当年武汉市以我省第一名的成绩被省政府推荐参加国家级评选,获第一批试点城市资格。去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的要求。2022年,我省组织省级海绵示范城市申报,一次性选拔确定5个示范城市和3个备选城市,省级示范城市将获得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并获得申报国家示范城市资格。

自2015年国家开展试点以来,我市累计投入65.8亿元,建成海绵城市达标片区19.81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23.19%。修复矿山生态237处,新增草地、林地、耕地1.9万亩,山体蓄滞雨水、涵养水 源能力极大增强;新(改)建3座排涝泵站、2个湖泊退垸还湖,新增排涝能力84.7立方米每秒,增加湖泊调蓄容积1200万立方米,完善应急排渍能力10300立方米每小时;新增海绵公园23处、新增绿地434公顷,城区雨洪调蓄能力大幅提升、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长江黄石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12个,惠及居民10.36万户;开展管网深度体检,累计排查检测城市“血管”3234公里,实现排水管网智慧化管理。同时,为了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的可持续,黄石还系统构建了长效机制,健全了组织架构,完善了规划体系,建立了联排联调机制,落实制度保障,符合此次申报要求。

为此,我市编制并向省相关部门提交了《黄石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等相关申报材料,在通过基础性评审和4月12日的公开答辩竞争性评审,黄石与宜昌、咸宁、荆州、 襄阳5市入选本轮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名单。

打造海绵城市,黄石制定了系统的建设目标和精细的建设任务。我市明确,将按照国家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工作要求,统筹推进流域协同治理、城市水系统构建、城市更新等工作。通过实施排江泵站建设、提档升级长江堤防、打通内湖排江通道、建设海绵滞涝公园、开展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提升污水处理效能、打造绿色海绵社区等措施,到2024年,城市建成区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面积达到50%以上,地表水体水质100%达标,消除城市严重内涝积水点,全面建设“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宜居海绵城市。